「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,尤其在農產品、食品加工和醫藥物流領域。」林建智強調,過去,我們認為台灣與韓國、日本在冷鏈技術上存在差距,但如今回,台灣的發展速度驚人,特別是因為氣候條件與地理優勢,使得台灣的冷鏈技術與服務展現出高度彈性。目前,台灣的角色已從單純的生產端,逐步發展為完整的供應鏈管理,並對東南亞市場產生影響。
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執行長陳慧娟說,該單位每年都會向政府提出產業趨勢建議,並與各協會合作推動相關政策。目前主要政策是推動冷鏈產業的數位化與永續發展,這也是本次展覽的核心議題之一。目標是確保台灣冷鏈產業能與國際標準接軌,特別是在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方面,同時,透過提供研發資金支持企業升級技術,例如鼓勵使用環保冷媒、推廣智慧物流管理系統,並與國際組織合作制定冷鏈標準,以提升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她指出,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,美國已積極發展低軌衛星與自駕技術,這些技術勢必將影響未來的冷鏈物流運營模式,台灣應及早掌握此趨勢。政府將持續提供科技研發支持,目前正在研擬未來推出「冷鏈數位轉型補助計畫」,協助業者導入智慧管理系統,以提升供應鏈效率。同時,台灣也將與東南亞國家展開更多合作,特別是在技術轉移與標準制定方面,以協助新興市場提升冷鏈管理水平。
此外,林建智說,目前東南亞市場對於我們的模式高度關注,尤其是在食品冷鏈與藥品儲存方面,他們對台灣的技術與標準化作業流程非常感興趣。在此次展覽中,將規劃東南亞市場專區,邀請當地企業及政府代表與台灣業者進行技術對接,希望能夠強化合作機會。